Canon G3X 佳能的隨身長焦之王?

0
13
Canon G3X 佳能的隨身長焦之王?

在眾多高階隨身機中,Canon PowerShot G3X 以其結合 1 吋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 與 25 倍光學變焦鏡頭(等效 24-600mm f/2.8-5.6) 的設計,成為市場上一款極具辨識度的機種。G3X 不但提供了單眼無法兼顧的靈活性還具備觸控螢幕、支援 Full HD 錄影與 Wi-Fi/NFC 傳輸等功能,可以說是一款多用途拍攝任務的全能型隨身機。

Canon G3X 數位相機主要規格

Canon G3X 主要的特徵是在1吋感光元件的前提下,以相對輕便的重量配上一鏡走天涯的鏡頭焦段,對比其他廠商推出的1吋相機,比如 Sony 的 RX10m4、Panasonic 的 FZ1000 系列,G3X 就是一個在有足夠拍鳥的長鏡頭(等校600mm)下提供一個比較輕便的組合。

Canon G3X 規格
型號Canon PowerShot G3 X
主要賣點1 吋 CMOS、Digic 6 影像處理技術、14-bit RAW、24-600mm 等效焦段、最高 ISO 25600、1080p@60fps 拍片、多角度 Touch LCD
相機格式2090 萬像素,半專業級數碼相機
推出日期約 2015 年 6 月
影像規格 IMAGE SPECIFICATIONS
感光元件像素2090 萬像素
有效像素2020 萬像素
感光元件格式1 吋
解像度選擇3:2 : 5472 x 3648 ; 4320 x 2880 ; 2304 x 1536 ; 720 x 4804:3 : 4864 x 3648 ; 3840 x 2880 ; 2048 x 1536 ; 640 x 48016:9 : 5472 x 3080 ; 4320 x 2432 ; 1920 x 1080 ; 720 x 4081:1 : 3648 x 3648 ; 2880 x 2880 ; 1536 x 1536 ; 480 x 4804:5 : 2912 x 3648 ; 2304 x 2880 ; 1232 x 1536 ; 384 x 480
壓縮模式JPEG (EXIF 2.3)
質素調較Normal, Fine, RAW
無壓縮影像格式14-bit RAW(CR2)
影像比例4:3 / 3:2 / 16:9 / 1:1 / 4:5
影片解像度Full HD : 1920 x 1080 @ 60 / 30fpsHD : 1280 x 720 @ 30fpsVGA : 640 x 480 @ 30fpsFull HD Star Time-Lapse Movie / iFrame MovieHD Digest Movie / miniature Effect
影片種類MPEG-4 AVC/H.264 格式、立體聲
影片音效支援立體聲收音
訊號轉換器14 bit
雜訊消除支援
防手震功能5 軸 Intelligent IS 光學防震
鏡頭規格 LENS SPECIFICATIONS
鏡片焦距8.8-220 mm
135 格式焦距24 mm 至 600 mm
變焦能力25X
數碼變焦2X
光圈範圍f/2.8-5.6
自動對焦情況TTL 對比偵測 31 點對焦系統人面對焦人面追蹤支援自動對焦鎖
AF Assist Light支援 (可選擇開啟或關閉)
手動對焦支援
正常對焦範圍5cm – 無限遠 ( Wide ), 40cm – 無限遠 ( Tele )
微距對焦範圍5cm – 50cm
曝光控制 EXPOSURE CONTROLS
曝光模式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Portrait, Landscape, Night Snapshot, Kids & Pets, Indoor, Sports, Sunset, Night Scene, Fireworks, Beach, Underwater, Aquarium, F
快門速度1/2000 至 1 秒、個別拍攝模式可達 250 秒,不支援 B 快門
測光模式平均測光 (Evaluative),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Centre-Weighted Averaging), 點測光 (Spot)
曝光補償-3EV 至 +3EV 以 1/3EV 級調整
自動曝光鎖支援
包圍曝光支援
ISO 感光值125 – 12800、可擴展至 25600 (每 1/3 級調校)
白平衡設定自動, 預設 (Daylight, Shade, Cloudy, Tungsten, Fluorescent, Fluorescent H, Flash, Underwater), 手動白平衡
支援手動白平衡設定
自拍2 秒, 10 秒, 自訂時間, 面部偵測自拍模式
連拍5.9fps (Lock AF、Jpeg)
定時拍攝支援, 1 – 60 分鐘, 1 – 100 張
閃光燈 FLASHES
閃燈模式自動 / 強制開啟 / 紅眼消減 / 慢快門同步 / 閉閉 / FE lock / 後簾同步
閃燈範圍6.8 米
外接閃燈支援,熱靴插座 (Hot Shoe),支援 E-TTL II 自動閃光
閃燈同步模式支援前後簾快門
觀景器 VIEWFINDER
LCD 熒光幕3.2 吋 (162 萬點 像素) 多角度 Touch LCD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光學觀景器沒有光學觀器
播放放大10X
資料存取 DATA TRANSFER
儲存媒體SD / SDHC / SDXC ( 支援 UHS-I )
接口USB 2.0, HDMI
視訊輸出HDMI
電源 POWER SUPPLIES
電池種類Canon NB-10L 鋰充電池
隨機電池及充電器Canon NB-10L 鋰充電池
電池壽命300
機身資料 PHYSICAL SPECIFICATIONS
機身重量
重量(含電池)733 克
體積123 x 77 x 105 mm

Canon G3X 外觀介紹

G3X 捨棄了大砲型相機通常內建的電子觀景窗,而是採用外接式設計,這樣的設計可以縮小體積減輕重量。機身質感與 G1X、G7X 類似,但提供的握感更適合拿取使用。

背面的 Logo 頗具質感。

背面的按鈕配置也是 Canon 常見的配置。

G3X 支援外翻螢幕,而且還有不錯的觸控性能,可惜的是選單內容其實滿傻瓜的,大概也可以看出 Canon 對 G3X 的定位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傻瓜長焦機。

上方構造還算是豐富,支援模式轉盤,也把曝光調整獨立出來。

機身左側除了可以看到 NFC 及 Wi-Fi 感應及傳輸之外,還支援外接麥克風,也有耳機監聽,可以看出 Canon 對 G3X 的錄影功能是很在乎的(但是用的對焦性能卻配不上錄影周邊的支援……)

右側則是 HDMI 及 USB 的插槽,這個時代還在用早期的 USB 規格,還能對 Canon 說甚麼呢?

正面熱靴下方有兩個小麥克風,可以有效地做到立體收音,Lcd 可以向上翻轉,雖然 Canon 現在幾乎都會配置外翻式的翻轉螢幕,但是如果是純拍照,其實還是這種翻轉的螢幕會比較好用。

彈出式的閃光燈,功率不高,但是彈出的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近拍時造成的陰影。

G3X 最大的賣點也是 Zeta 入手的唯一因素:等校 600mm F5.6 的長鏡頭。

在單次對焦下的拍攝張數是5.9fps,但是如果換到追焦模式下,拍攝張數就變成3.2fps,以拍鳥來說實在是太慢了,如果拍 Raw 的話就變成1秒一張,不過由於 G3X 的對焦能力不佳,我反而是使用單點對焦與連拍搭配使用,先拍畫面,再回來把沒對到焦的相片刪除掉。

電池使用的是 NB-10L,官方拍攝張數約300張,與記憶卡槽共用。

Canon G3X 拍攝作品

G3X 支援31點對焦,但是對焦的反應很普通,加上長鏡頭的望遠端通常對焦反應又會更遲鈍一些,所以用在生態攝影上其實滿辛苦的,所以很需要拍攝的小鳥願意乖乖站好,不然在移動中的小鳥基本上是沒有辦法拍到的,由於是1吋的感光元件,所以如果光線夠好的話,拍攝到的畫面還是有一定的品質,如果對畫質比較挑剔,拍攝 RAW 再透過 AI 轉圖,可以多少提升一下畫面的純淨度與銳利感。

用過多台長焦相機,能夠穩定拍攝飛行版照片的還是只有 Sony 的 RX10m4,其他的相機拍到都是靠運氣與連拍……。

即使是鷗科或是鷺鷥的飛行版,對 G3X 來說都還是巨大的挑戰……

G3X 要拍柳鶯或是山雀也是有點難度,這張紅頭山雀是在傍晚的時候拍到的,可能是要準備休息了,所以動作不像平常看到的跳個不停,讓我有數十秒鐘的時間來進行拍攝。

Canon G3X 使用感想

雖然相對於其他品牌的長焦數位相機,Canon G3X 的價格相對便宜,重量及體積也比較輕便,但是使用上的難度比起來就比較高了,雖然鏡頭有提供防手震,但是欠缺電子觀景窗,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比較難靠在臉上來增加穩定度,不過 Zeta 以前有給 DSLR 用的 LCD 眼罩,所以貼上去還可以使用,但是疲弱的對焦讓 Canon G3X 的拍攝成功率大大降低不少,雖然在購入時也有看到評測說 Canon G3X 的對焦能力較差,但是想說都已經比較晚推出了,如果說度焦性能有跟上 RX10 iii 的話,拍攝靜態鳥也還算是方便的隨身工具,但是 G3X 的長焦端對焦能力連 RX10 iii 都跟不上,想要拍到足夠好的畫面真的需要拍攝對象好好配合。

600mm 端最大光圈只有 F5.6,雖然很明顯知道這是為了讓整體輕量化做出的取捨,但是配上 1 吋感光元件所能提供的工作 ISO,使得 G3X 更需要良好的光線,最高畫質只有 1080P 也是有點跟不上時代,但是這些問題都還算好,畢竟 4K 畫質影片所需要的儲存及編輯設備也不是人人願意支撐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先前所提到的對焦速度讓他比較偏向於一個平時旅遊萬用鏡的替代而不是可以充當生態攝影的隨身相機。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留言!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