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介紹:EF16-35mm F4L IS USM 少數內建像穩定系統的超廣角

鏡頭介紹:EF16-35mm F4L IS USM 少數內建像穩定系統的超廣角

0
EF 16-35/4L IS USM 是一隻非常優秀的超廣角鏡頭,畫質銳利可比擬同家的 F2.8 產品,不論是解析度還是色彩還原度都非常優秀,要說有甚麼缺點?恩...大概就是只有 F4 吧。

極致輕便的 M43 手持小砲: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0
M43 系統最大的特性就是2倍的焦段轉換,可以有效的縮小鏡頭的體積,所以在長焦的生態攝影領域非常地吸引人,而 Olympus 與 Panasonic 也都分別推出了入門的變焦長鏡頭,其中一隻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Olympus 75-300mm 鏡頭。
鏡頭介紹:EF8-15mm F4L Fisheye USM 唯一的全周魚眼鏡頭

鏡頭介紹:EF8-15mm F4L Fisheye USM 唯一的全周魚眼鏡頭

0
8-15mm f/4L USM 是佳能用於 EF 卡口的第二支魚眼鏡頭。目的是用來取代 1987 年推出的 15mm f/2.8 魚眼,多了變焦功能,而且有更廣的廣角,但是光圈小了一級。 在 8mm 的廣角端足以作為全周的魚眼鏡頭,規格非常特別。
萬用的多功能單腳架 SONY VCT-MP1 開箱

萬用的多功能單腳架 SONY VCT-MP1 開箱

0
最近因為因緣際會,入手了 Sony VCT-MP1 這一支特別的單腳架,雖然說明為單腳架,但是 SONY VCT-MP1 搭配收納袋等配件,也可以成為攝影機使用的穩定器,體型小巧但是又擁有多種功能,質感也非常好,是相當優異的一支輕便單腳架。
幾隻數位相機外接廣角鏡簡易測試

幾隻數位相機外接廣角鏡簡易測試

0
測試手邊幾顆外接鏡頭,只是現在相機的新陳代謝越來越慢,新出的類單眼相機也越來越少有外接鏡頭的螺紋,這幾個舊時代的玩具在這次使用後應該就此塵封了吧。
極度輕薄的外接廣角鏡 Zomei 0.45x

極度輕薄的外接廣角鏡 Zomei 0.45x

0
數位相機跟單眼相機最大的差別就是能否交換鏡頭,數位相機通常採用一體成形的鏡頭組合,相對來說體型較為精簡,但是焦段就有所受限,不過也依職有外接的鏡頭組合可以拓展相機可以使用的焦段範圍,這次添加的外接鏡頭是卓美(Zomei)的超薄型 0.45x 廣角鏡頭,到底效果如何呢?
帶得出門的輕便錄影腳架:Manfrotto Befree Live Tripod

帶得出門的輕便錄影腳架:Manfrotto Befree Live Tripod

0
早期腳架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廠商以及規格可以挑選,Manfrotto 在許多人眼中可以說是某種個人器材的終點,Zeta 的雲台也幾乎都是選用 Manfrotto 的,不過穩定的器材意思多半也就是很沉重,當旅遊的需求變多時,揹著腳架出門真的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補一隻輕便的腳架阿。
PhotoShop 教學 | 遮色片銳利化一分鐘給你清晰的相片

PhotoShop 教學 | 遮色片銳利化一分鐘給你清晰的相片

0
在 PhotoShop 中,可以替相片增加銳利度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銳利化的結果往往也會帶來圖片畫質的破壞,如何在不增加相片雜訊的狀況下達到令人滿意的銳利化相片呢?
21世紀首顆大彗星 NEOWISE 攝影分享

21世紀首顆大彗星 NEOWISE 攝影分享

0
今年天文界繼日環蝕之後,最熱門的肯定就是尼歐懷茲彗星(C/2020 F3 NEOWISE)了,怎麼說呢?NEOWISE 是自從1997年的海爾波普(C/1995 O1 Comet Hale-Bopp)以來最明亮的彗星,同時也是這23年以來唯一個可以肉眼觀測的彗星,一生能有幾個23年?你怎麼能不去看 NEOWISE 一眼?
拍日食減光鏡到底該選多少? 減光鏡快門換算表

拍日食減光鏡到底該選多少? 減光鏡快門換算表

0
今年在台灣可以看到的天文奇景首推6/21嘉義的日環蝕了,畢竟錯過一次下次就要等到2070,而且位置也只有在墾丁附近,只是太陽如此高亮度的對象就算把相機的光圈快門繃到最緊,還是很有可能被太陽燒壞掉的,所以拍攝前的減光設備一定要做好做足,免得器材毀損就慘了。